篮球场上防守犯规的那些事儿:规则详解与经典案例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5-03-12分类:篮球浏览:8
篮球比赛中,防守犯规是常见的现象,它包括多种类型,如阻挡、推人、拉人、非法用手等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犯规的定义、判罚以及一些案例。
1. 阻挡犯规
定义: 当防守球员没有保持一个稳定的防守姿势时,与进攻球员发生接触,妨碍了对方的正常移动。
判罚: 如果裁判认为防守球员的站位不当或动作不规范,会判给进攻方一次“带球撞人”(即进攻犯规),反之则判防守方一次“阻挡犯规”。
案例: 在进攻球员突破过程中,防守球员突然改变方向,导致双方身体接触。如果裁判认为防守球员没有给予足够的空间让进攻球员通过,则判定为防守犯规。
2. 推人犯规
定义: 防守球员用双手或单手推搡进攻球员,阻碍其正常移动。
判罚: 这种行为会被判为推人犯规,进攻方将获得两次罚球机会和球权。
案例: 比赛中,一名防守球员试图阻止对手上篮,但直接用手臂推了进攻球员一把。裁判根据情况判断后,吹哨并判罚推人犯规。
3. 拉人犯规
定义: 防守球员用手抓住或拉扯进攻球员的身体、衣服,以限制其行动自由。
判罚: 这类行为同样会被判为拉人犯规,进攻方将获得两次罚球机会和球权。
案例: 在抢篮板球时,防守球员为了防止进攻球员拿到球,从背后拉住了对方的衣服。裁判看到这一幕,立即吹哨并判罚拉人犯规。
4. 非法用手
定义: 包括但不限于防守球员用手拍打、挥动或伸展手臂去干扰进攻球员投篮、传球或运球的动作。
判罚: 根据具体情况,可能会被判为普通犯规或技术犯规。如果是普通犯规,进攻方将获得相应的罚球机会和球权;如果是技术犯规,则可能涉及更严重的处罚。
案例: 在一次快攻中,防守球员在对方投篮时高举双臂试图干扰,但明显超出了合理的防守范围。裁判认定这是一种非法用手的行为,并判罚防守方犯规。
以上就是篮球比赛中几种常见的防守犯规类型及其判罚规则。需要注意的是,实际比赛中裁判员会根据具体情境做出最终判断,因此理解规则的同时也要学会观察比赛中的细节。
- 篮球排行
- 最近发表
- 友情链接